我校牛光夏教授的论文《人类世视域下中国生态电影的价值重建与类型融合》获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同时获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一、成果概述
电影是我们看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在视觉文化强势崛起、媒介化程度日深的当下世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和雅俗共赏、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会对人们如何感知和对待其所生活的外部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使得电影成为对生态理念进行媒介动员与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表现形态,亦是社会生态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成果在“人类世”这一重视反思现代社会进程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和人类社会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回顾中国生态电影话语实践的历史进程和价值重建的变迁,分析其在多维面向下类型融合的可能。整体框架上,成果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生态电影这一概念的限定与延展,人类世、反思现代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时代语境,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重建,基于生态凝视与想象多维面向的类型融合。
二、学术价值
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来看,本成果在大量阅片和文献搜集的基础上,从“人类世”这一理论视域入手,把中国电影放在世界电影史的坐标系中,以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来梳理和剖析中国生态电影,建构了在当下时代语境下进行价值重建与类型融合的理论框架,通过缜密的论证和阐释提出了颇具新意的见解。
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从实践层面而言,人类世的认知视角让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自然界并非仅具有“工具价值”的存在,而是要与之相依存、共兴亡,这一认识对于中国电影的生态话语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这一视域对中国生态电影的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观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