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谦教授的专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2023年1月获得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是中国文艺评论领域的最高奖,也是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唯一综合性国家级文艺评论奖项。
一、学术创新
(1)提出“通人书法”概念,将近代书法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人书法”为历代以来客观存在的书法传统,但向未经人揭出。本书提出、彰显这一概念,并由“通人书法”概念及要素、特征,探讨通人书法的研究方法,在对当代书法理论与创作提供现实帮助的同时,更为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叶培贵先生指出:“作者将沈氏之书这一个案研究拓展为整个中国书法统绪的重新梳理,事实上‘重构’了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乃至价值体系。”
作者由沈氏“诗家句法即书家笔法”等诗学观点,进入对其书法思想、书法实践的研究。一方面深入沈氏众多碑帖题跋,将当代学者普遍误读的部分题跋厘清混淆,正本清源,并将尚未受到重视的沈氏观点予以揭示;一方面以沈氏晚年作品为剖析蓝本,突破当代学者以“碑帖融合”为其定位的简单共识,对沈氏所取法的书法传统区分源流、分析对其书风形成之作用主次,并以对沈氏的“同情之理解”,作出更为真实、确凿的结论。
(2)将沈曾植晚年书风命名为“寐草”
本书借鉴王蘧常“蘧草”命名理路,将寐叟晚岁显见章草意味的行草书命名为“寐草”。这一工作对沈曾植书法研究以及书史、书体研究应具有实在意义。作者将“寐草”置于书体发展史上,指出其恰为遥接一千五百年前王献之对王羲之在“稿、行之间”“改体”建议的成功尝试。这一观点亦为历代书法学者所未经指出。
二、综合水平
(1)立足于“真赏”和“通识”
沈曾植一类学术通人生活于传统时代,对学问及书法有“真赏”和“通识”,此正为读书做人的大境界。本书重续清代朴学传统,同时将传统考据与现代学术规范相结合,在较宽广、开放的学术领域内展开研究。李一先生指出:“此著作以‘通人之学’与‘通人之书’为主线,围绕一显一隐两个主题展开。显者为沈曾植书法研究,隐者则是中国历世相传的‘通人书法’传统。显性主题条分缕析,层层深入;隐性主题大处勾勒,处处可见,两者彼此融通,互为表里,显隐交织,斐然成章,具见作者的历史考据功力与学术思想深度。”
(2)论证考辨充分,追求论理圆融
本书在有关“通人书法”的阐述及沈曾植书法思想的研究表述方面,文字雅驯,正反面考辨充分,表述清晰;在书法风格特点的具体分析方面,突破当代学者多趋一致的浅层次叙述,以对古代书法史论的较全面掌握为根底,挖掘出沈氏书法更深层面的内容,同时纠正当前广泛存在的误读和不当观点。要之,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能够经得起反对者的驳论。
(3)讲求辞章,着意于内容与表达的统一
前辈学者著作,多见我国固有著述的辞章之美。此一传统在当代已流失严重,当代书法论著已较少能相遇辞章优美之作。本书立足于在充分研究与博思基础上写作,适当融入作者的性情、风致,避免不着边际的议论,力求达到具有鲜明精神性格的著述境界,使作品具有学问本性的厚重格调,希望以细致而周全的体贴式诠释和体验证悟式论证,追求并接近通释圆解的理想境界。
三、研究难度
碑帖题跋、札记是寐叟书法思想的主要载体,与其学术、诗歌同具深刻奥衍文风;同时由于沈氏书法创作与学术高度、书法思想关联紧密,而反映其书法思想的碑帖题跋、论书札记生前并非为出版而写作,存在着信息量大、表述信息十分密致的特点,并且时见机锋,思想密度、解读难度之大为历来各家书论所罕见,导致当代学者在理解、阐释中误读频出,加之当代书法家和相关研究者较多普遍地古文读解能力不足以及对传统学人治学不能理解的问题,造成误解在较大范围内误读频出。
本书深入文本与传统学术思考,对当代沈曾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文本误读和理解偏差,作出理据充分的驳正,具有正本清源之功。
四、成果价值
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评委会的颁奖辞:
本书从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书法家沈曾植的书法研究切入,对沈曾植作为“学术通人”在传统学术诸领域的全面素养和造诣作了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其治学之路,对其在书法理论、创作领域的成就特别是晚年书风的形成与深厚学养之间的多重回互关系作出了有深度的阐释。该书文献翔实,论述清晰,显示作者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治学能力。
本书入选首届“人民美术出版社学术出版基金”及“人美学术文库”;并入选“2022年书法好书榜”及“人美2022年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