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其他科研成果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顺利结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0 09:16:23

近日,由我校徐青峰教授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顺利通过结项验收。该课题历时两年多,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以作品欣赏力、情境想象力、感受表达力为核心的艺术素养评价体系,为全国美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可推广的“山东方案”。

研究团队首先对山东省内不同类型、区域的学校开展了广泛的艺术教育现状调研,梳理存在问题,并对省内四市的艺术测评工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基于此,团队明确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与标准评价的工作方向。随后,研究团队依据国家美育政策精神和教育部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中小学艺术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校园艺术活动等实际情况,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美育理论为基础,规划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案与学业水平专项测试方案,致力于形成有机整体,科学、系统、全面地刻画学生的艺术素养表现。经过反复研讨与论证,最终形成了系统且实用性强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表现能力指标体系。

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成果方面,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论为美育的艺术教育》《论“五育并举”中美育育人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等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广泛引用转载,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美育的内涵、功能及实施路径,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核心成果方面,

    构建了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表现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制定了具体评价指标与测评点,采用“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在应用成果方面,为配合指标体系的实施,课题组开发了《艺术课程学业考试(专项测试)命题指南》,明确了考试性质、目的、内容、形式及命题要求,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考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智库成果方面,撰写了教科研成果专报《用科学的美育评价理念、方法推动美育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提出了改善美育评价工作质量的路径分析和方法建议。

    在结题验收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明确了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作品欣赏力、情境想象力、感受表达力的学业水平测试要点形成了与国家课标紧密衔接,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强的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方案。该方案对改进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做出了有益探索,对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上一条:《明清俗曲音乐文献辑要与译释》(全三卷)荣膺2024年度中国十大音乐图书
下一条: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