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李丽娜副教授的文章《“国潮”舞蹈现象中的“破”与“立”》在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中获得文艺理论和评论类二等奖。
一、成果简介
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以及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中华文明保持主体文化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文化格局的“破”与“立”,勇于打破原有之局,持续对其他文化进行容纳与消融,是中华文明既古老又年轻的核心密码。舞蹈创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内在规律,以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根基,不断吸收演变、融合创新。在三“破”三“立”中探其内在规律:
(一)“破”传统之局:打破舞蹈创作的藩篱
1.“破”舞蹈的“小众场”格局。当下,走进剧场观看舞剧已逐渐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舞剧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在掀起国风舞蹈热潮的基础上,打破原有舞蹈仅有少数人群参与的“小众场”格局,逐渐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构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舞蹈艺术新生态。
2.“破”创作模式之旧局。“国潮”舞蹈创作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打破原有创作模式、演出场域之局,在现代科技、融媒体、流媒体的介入下使舞蹈打破原有创作模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濡下,以观众的审美标准与精神需求为出发点,锻造出多维立体、虚实结合的舞蹈环境,使观众在虚拟真实混合的舞蹈表演中,感受综合体验快感,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为复兴传统文化推波助澜。
3.“破”艺术思维边界之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哲学的浑厚深邃注定了中国“艺术场”无限大的格局,当下的舞蹈创作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实现了出人意料、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的创作模式,珠联璧合式的艺术营造完全打通各艺术界别之间的维度,形成了集多元文化、思想境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整合式创作表达。拓宽了原有思维界限,打破艺术、哲学、文化间的边界阻隔之局,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二)“立”时代之美:传统文化涵濡下的“国潮”舞蹈美学
当代舞蹈创作将中和之美、自然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的中国美学思想贯穿其中,在“至高、至美、至善”的创作追求中与现代审美相融通,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涵濡下的新时代舞蹈美学范式。
1.“游于神思”:立当代舞蹈审美融通之范
“神与物游”强调了艺术创作审美中想象的变化莫测,在当代舞蹈创作中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思想立意、精神彰显与宇宙万物相通相随,将艺术作品之“神”与万物相“游”,作为“隐喻符号”贯穿其中。当下中国舞蹈创作以“游于神思”的思维方式,结合当代身体表达,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艺术、古韵与当代时代思想、审美、科技相结合,掀起了“国潮”舞蹈的风靡势态,不断确立起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2.“具身化”:立当代舞蹈审美主体之根
舞蹈界持续不断的精品创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时代精神的历程中推动了“国潮”情怀的持续升温。舞蹈创作在追逐文化与潮流相融合的过程中灌注了强烈的主体意识,通过舞蹈艺术中身体的“具身化”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获取高度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进而为时代的精神家园建构作出独特贡献。
3.“在场性”:立当代舞蹈审美场域之境
“在场性”共情是包括舞蹈在内的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观演体验。走进剧场观看舞剧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这种现象的生发归根结底要依托于剧场所赋予“在场性”共情带给舞蹈的艺术魅力。无论是走进剧场感受实体性在场带来的震撼式审美共情,还是在网络平台感受多元艺术带来的沉浸式情感共鸣,舞蹈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群,以舞蹈的名义和使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展现大国气象:“国潮”舞蹈发展之趋势
“国潮”舞蹈作品的持续火爆,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人对舞蹈艺术的关注和热爱,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在舞蹈创作中要牢牢把握:回归舞蹈创作本体、张扬东方审美追求、突出传统舞美元素、融通中外舞蹈理论的原则。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将中国文化与时代审美因素相融合,有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国潮”艺术精品走进国人生活的同时,自尊自信地走向世界。
“国潮”舞蹈的崛起体现了当下国民的审美范畴、审美形态、审美趋向和生活态度,代表了国人对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觉。展望未来,舞蹈创作更要时刻铭记“国之大者”,让艺术创作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破立之间良性循环,透过舞蹈艺术的力量赓续华夏文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千年古韵”与“时代风尚”的融合中尽显当代中华文化的正大气象,让自信自强自尊的中国人形象在世界艺术舞台大放异彩。
二、学术价值与创新程度
知识普及和指导实践的导向性:“立”时代之美,“展”大国气象,是艺术创作的至高追求和精神向往。“国潮”热现象是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的折射,体现了当下国民的审美范畴、审美形态、审美趋向和生活态度,代表了国人对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觉,反映出中国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本文的书写也是呼吁广大舞蹈创作者,更要时刻铭记“国之大者”,让艺术创作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破”与“立”之间良性循环,透过舞蹈艺术的力量赓续华夏文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千年古韵”与“时代风尚”的融合中尽显当代中华文化的正大气象,让自信自强自尊的中国人形象在世界艺术舞台大放异彩。
学术研究:通过对中西方舞蹈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探寻潜行于内的“逻辑关系”,汲取中西方舞蹈学科中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在融通中外的舞蹈理论中精进实践与理论的互生互鉴,为新时代舞蹈发展蓄养更为多元丰富的舞蹈创作观念、美学特征和审美需求。通过对舞蹈“国潮”现象的研究,揭示其呈现出的新气象与新态势,分析梳理“国潮”舞蹈现象反映出的舞蹈理论“破”与“立”的诸多关系及表现,以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新时代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国舞蹈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手段,也是与人的内在情感靠得最近的艺术。舞蹈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传承在反映人的底层思想和内在情感时与当代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审美需求最为贴合,具有最深厚的群众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发展的沃土,其同流共源性是演员表演与观众观演所达成身心共振的核心。正是在文化自信意识觉醒,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艺政策原则的指引下,结合当代审美和身体表达,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艺术、古韵与当代时代思想、审美、科技相结合,不断确立起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通过舞蹈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树立文化自信,以更昂扬的姿态和铿锵的步伐走向世界。